SISS产研|2018新能源产业投资指南
新能源产业在2017年发展势头良好,整体上交出了一份较好的答卷。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的多重影响下,当前新能源领域创新有哪些方向值得政府、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关注?SISS产研基于国内外产业报告及预测分析,整理出以下八个需重点关注的趋势。
2018年将是国内核电行业的利好之年。首先,在开年伊始,中核、中核建两大集团确定重组。然后,作为国内核电设备龙头之一的东方电气,发布亏转盈业绩预告,而采用四代快中子堆技术的霞浦快堆也于2017年12月29日已经开工,提升了未来核电建设的预期。据报道,在“一带一路”沿线中,有28个国家计划发展核电,规划机组126台总规模约1.5亿千瓦。在这些风起云涌的事件中可见,2018年必将是国内核电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的一年。
市场规模预测:根据TMR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核电汽轮发电机组市场规模将增至15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6亿元),2014-2020期间年复合增率高达12%。
重点关注企业和机构: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我国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面临重组)
➤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以核军工、核电建设、核能利用为立足之本,面临重组)
➤ 东方电气(核电设备龙头之一)
➤ 上海电气(中国最重要的发电设备供应商之一)
➤ 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国际一流、国内唯一的以核电设备研发为己任的国家级研发中心)
技术创新性:★★★☆☆
政策利好度:★★★★☆
风能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其技术创新的潜力仍在不断被创新者挖掘。国外,全球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场于2017年10月开始向苏格兰电网输送电力,并利用创新的电池存储系统为约2万户家庭提供电力;国内,上海率先试水深远海风电项目,漂浮式风机将在不久的将来涉足更远海域,而海底电缆也将从更深海域将电能传回陆上。展望2018年,深海风电技术预期将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持续释放创新潜力。
市场规模预测:风能咨询机构MAKE预测,2018年全球有望新增3.9吉瓦海上风电并网容量,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的实施速度加快,并将于2020年前后迎来爆发期。
重点关注企业和机构:
➤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建设了全球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场)
➤ 葡萄牙EDPR风电公司(在葡萄牙北部海域建设漂浮式海上风电场,计划2018年投入运行)
➤ 法国Eolfi公司(推出了漂浮式风电机组“Floatgen”)
➤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内最早进入风电领域的央企之一)
➤ 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国内率先试水深远海风电项目)
技术创新性:★★★★★
政策利好度:★★★☆☆
进入2018年后,国内新建光伏电站的补贴标准下调,全额上网类分布式电站补贴比去年下调0.1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标准降低0.07元/千瓦时。随着光伏发电价格与市场逐步趋同,国家补贴也将随之取消。在补贴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国内光伏电站的运维现状谨慎乐观。但从市场前景来看,光伏电站的投资市场依然存在,2018年,光伏电站的运作趋势值得保持关注。
市场规模预测:据赛迪智库预测, 2018年,受主要光伏市场美、印、中等国家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量可能放缓, 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85GW左右,同比下降15%。
重点关注企业和机构:
➤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知名的单晶硅生产制造企业)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晶体生长炉、半导体材料制备设备供应商)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目前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
➤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
➤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首家以“航天”命名的上市公司,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 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我国首个光伏航天技术民用化研发机构)
技术创新性:★★★☆☆
政策利好度:★★☆☆☆
国家能源局已经公布了《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评选结果公示》,确定了首批56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单,标志着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将带动充电桩产业的发展。自2018年开始实施的“双积分”制度将使新能源的利用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潮。
市场规模预测:据第一财经资讯预测,未来能源互联网市场规模在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重点关注企业和机构:
➤ 国家电网公司(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股份公司(提供绿色理财科技产品服务为主的新型能源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也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首个合作、协调组织)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的高端研发机构)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在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前瞻研究和发展策略规划方面处于主导地位)
技术创新性:★★★★☆
政策利好度:★★★★★
近年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零排放、长续航(500-1000公里)、加氢时间短(3-5分钟)等独特的优点备受业界关注。江苏如皋作为国内最早涉及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在过去一年已实现产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人民币。上海在2018年初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中将对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内运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照不超过中央财政补助1∶1的比例给予本市财政补助,而除燃料电池汽车外的其他新能源汽车类型,上海市的配套补贴最高为1:0.5。在这种优势的创新环境下,2018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预计将加速步入商业化阶段,助推其进入爆发期。
市场规模预测:Global Market Insights公司预计,到2024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7亿元)。
重点关注企业和机构:
➤ 丰田汽车公司(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
➤ 现代汽车集团(推出2018款氢燃料电池车Nexo)
➤ 上汽集团(首家布局氢燃料汽车全产业链的整车企业)
➤ 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在国内的首座加氢站落地常熟)
➤ 全国燃料电池与液流电池标准委员会(负责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承担国际氢能经济和燃料电池伙伴计划联络办公室工作)
技术创新性:★★★★★
政策利好度:★★★★★
无论是谷歌和Uber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还是丰田、通用和大众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商,目前都在全力进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工作,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更是重点发展方向。不过因为政策因素和道路实际测试,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国内无人驾驶的技术水平与全球领先企业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且2018年之后法律/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可能将推动雄安新区等特定区域进行早期试点。
市场规模预测:有研究机构预测,2021年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7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4亿元)左右。中投顾问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2020-2025年之间出现,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近1200万辆,市场空间将达6000亿元人民币,国内市场空间接近1500亿元人民币。
重点关注企业和机构:
➤ 大众汽车公司(中国)(发布了全新智能出行服务品牌逸驾ezia)
➤ 上汽通用汽车公司(将推出OTA在线系统更新)
➤ 上海蔚来汽车公司(获得上海首批无人驾驶测试号牌)
➤ 威马汽车公司(首款量产车将首创车外交互新方式,搭载车窗智能交互等智能化功能)
➤ 拜腾汽车公司(新兴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 中科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针对电动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开发平台)
技术创新性:★★★★☆
政策利好度:★★★★★
目前,整个锂电行业都在关注电池成本,这给电池企业带来了极大压力。2017年,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下,电池价格依然持续下降,再加上行业投扩产项目频发,产能已远超市场需求。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整体态势下,市场竞争越发加剧。而2018年,低端车型和微型车将不会受到补贴政策的青睐。在上述多重背景下,电池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产品换代势在必行。可以预计,“提质降本”将是2018年的锂电行业主要关键词之一。
市场规模预测: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全球及中国锂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2313.26亿元人民币。
重点关注企业和机构: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锂电池领域居全球前十名;在聚合物锂电池业位居世界顶尖行列)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具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中国500强企业)
➤ 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企业之一)
➤ 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主营铁锂动力电池新材料、电池芯、电池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孚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锰酸锂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产品)
➤ 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孵化清华大学锂离子电池实验室的科研成果)
技术创新性:★★★★★
政策利好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生产以及使用量快速增长。当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左右时,动力电池将被淘汰,但此时的动力电池仍然能通过梯级利用的方式应用于储能设备,投放到商业住宅储能站、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站以及电信基站等场所。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乘用车动力锂电池报废量将达12-17万吨,届时将面临大规模废旧动力电池的报废回收处理问题。目前,国家工信部已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预计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从2018年开始迎来爆发窗口。
市场规模预测:业内预计,2018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可达50亿元人民币规模。到2020年至2023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36亿元至311亿元人民币。
重点关注企业和机构: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建有电子废弃物处理与塑木型材循环再造工厂)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备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 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摸索出两套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方案)
➤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具备从材料、电芯、电池包研发、制造、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到提纯原材料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
➤ 邦普集团(在湖南长沙宁乡投资12亿元,设立专业的电池回收工厂)
➤ 上海国际汽车城(积极研究和布局动力电池再生利用领域)
技术创新性:★★★★☆
政策利好度:★★★★★
SISS产研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产业创新研究团队,致力于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变革大趋势,立足上海开展面向区域发展的关键技术选择、重点领域产业科技发展趋势、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选题、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产业创新竞争地图等研究,为创新主体提供产业创新发展的决策咨询服务。
本文分析师简介:傅翠晓,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业创新研究室,从事产业创新、技术预见、科技管理等研究,是“促进上海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研究”、“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研究”等课题的重要参与者。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业创新研究室全利平博士对本文亦有贡献。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